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22篇 |
免费 | 4863篇 |
国内免费 | 237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207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4986篇 |
化学工业 | 3945篇 |
金属工艺 | 654篇 |
机械仪表 | 1614篇 |
建筑科学 | 5204篇 |
矿业工程 | 1300篇 |
能源动力 | 903篇 |
轻工业 | 2071篇 |
水利工程 | 1874篇 |
石油天然气 | 1248篇 |
武器工业 | 311篇 |
无线电 | 324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40篇 |
冶金工业 | 1518篇 |
原子能技术 | 367篇 |
自动化技术 | 87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27篇 |
2024年 | 982篇 |
2023年 | 829篇 |
2022年 | 1199篇 |
2021年 | 1228篇 |
2020年 | 1404篇 |
2019年 | 1312篇 |
2018年 | 1197篇 |
2017年 | 1419篇 |
2016年 | 1443篇 |
2015年 | 1536篇 |
2014年 | 1971篇 |
2013年 | 2239篇 |
2012年 | 2592篇 |
2011年 | 2638篇 |
2010年 | 2175篇 |
2009年 | 2069篇 |
2008年 | 1943篇 |
2007年 | 2380篇 |
2006年 | 2009篇 |
2005年 | 1698篇 |
2004年 | 1462篇 |
2003年 | 1186篇 |
2002年 | 949篇 |
2001年 | 835篇 |
2000年 | 642篇 |
1999年 | 544篇 |
1998年 | 460篇 |
1997年 | 403篇 |
1996年 | 306篇 |
1995年 | 299篇 |
1994年 | 250篇 |
1993年 | 183篇 |
1992年 | 159篇 |
1991年 | 115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72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9篇 |
1976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4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为研究气囊作为临时性封堵装置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建立其受力分析模型,得到了气囊内压和形状随外压增长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两种失效模式和正常工作时需要满足的3个控制条件,特别是外压不能大于内压这一独特的控制条件.由于气囊直径与隧道匹配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封堵效果,因此确定直径允许误差范围在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分别采用直径大于、等于、小于隧道直径的3种气囊进行堵气和堵水的模型试验,得到不同直径匹配度的气囊在气压和水压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内外压关系及失效极限状态的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直径适中的气囊匹配性最好,气囊的变形和失效模式完全符合理论公式;直径略偏大的气囊若不出现初始贯通的褶皱,其封堵效果和失效模式与直径适中的气囊类似;直径偏小的气囊,由于一部分内压用于抵消使其膨胀至贴紧隧道壁所产生的材料拉力,容易导致其摩阻力不足而在外压作用下产生整体滑动.据此提出了气囊制作误差允许范围上下限的标准,为气囊制作过程中的误差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2.
LT Codes差错平台(Erasure Floor)由变量节点的最小度决定,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能够最大化变量节点的最小度,从而降低LT Codes的差错平台.该文提出一种新的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省去了现有方法中对变量节点度值查找表的排序操作,降低了现有方案的编码复杂度;通过对度分布的修正增加低度校验节点,使得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解码瀑布区域(雪崩区域)提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有效减少了编码时间,降低了成功解码所需的平均传输开销,加快了误符号率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83.
984.
985.
986.
有效的能量管理系统是微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技术。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需求侧负荷的灵活性,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势博弈理论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首先,充分考虑用户侧灵活性资源,将用户负荷分为基础负荷和各柔性负荷,并对微电网内各主体进行建模。然后,以微电网内各元件单元作为独立的决策主体,建立状态势博弈模型。最后,在博弈外层嵌套遗传算法,实现可平移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的周期性约束。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各主体自主性的前提上,所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用电的经济性,实现了柔性负荷虚拟充放电的功能。与完全势博弈和非博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更能体现各主体的平等地位,同时通过极小化各主体间的通信量实现了各主体之间的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987.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取模块,在不增加参数情况下扩展卷积的感受野,提取电力设备局部纹理及其周围不同空间维度特征的信息。然后,引入全局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深度卷积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不同区域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最后,采用UNet编解码器网络融合各层局部特征和全局表示,生成清晰自然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SSIM)、和视觉信息保真度(visual information fidelity, VIF)三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同时它具有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泛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88.
在以往的专题图制图过程中,专题数据准备工作往往由人工完成,从多源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专题知识以及异构数据的专题语义转换问题成为提高专题制图效率的瓶颈所在。鉴于此,以陆上交通数据为例,利用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混合本体,通过本体-数据集-专题本体-专题数据集中的概念映射、数据映射等过程,完成专题信息融合以及异构数据下语义的统一与转换。 相似文献
989.
990.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如何充分利用整体和局部传感器测试得到的信息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ayesian 理论的结构整体局部信息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根据Bayesian理论建立了关于频率、位移模态和应变模态结构损伤的概率模型,静态应变信息提供了Bayesian理论的先验信息,使该概率模型充分利用了各种传感器信息;然后为了减少计算量,采用分步损伤识别的方法,在采用模态应变能指标初步定位损伤范围的基础上,用该文提出的逐个单元消去法定位损伤单元。最后对20 跨刚桁架模型进行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比较考虑与不考虑应变传感器信息的损伤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